“文化成绩并非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贺龙中学副校长李光明说,“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后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日前,记者来到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定点帮扶县,多年来贺龙中学在红色沃土上滋养体育文化,加上如今体育帮扶的加持,让这里的孩子能接触到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很多孩子也因体育有了更广阔的未来。
以体育人 让每个孩子都自信发光
大课间30分钟里,学生们跑完步、列队做完第九套广播体操后,一场整齐的排舞《舞动中国》以民族舞步激荡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学生们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动作整齐划一、充满活力,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跳跃都洋溢着朝气与热情。班级自由活动环节则更显生机,各个班级各展所长——白族杖鼓舞跃动山河气韵,武术刚柔并济彰显少年英姿,健美操、跳绳活力迸发,滚铁环、鸭子步唤醒传统趣味……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成为贺龙中学“以体育人、以文铸魂”理念的生动写照,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奋进、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大课间跳排舞已经成为贺龙中学的一项特色体育活动。据了解,针对桑植县开展体育特色校建设和体育支教的需求,体育总局体操中心积极对接体育特色示范校河北省保定市第七中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推动特色校结对帮扶工作。来自保定市第七中学的两名老师在贺龙中学担任排舞老师,通过两个月的支教,带动贺龙中学近3000名师生参与排舞学习。随着排舞支教活动的深入开展,贺龙中学孩子们的排舞水平也不断提升,在2024年全国排舞冠军赛上获得了最高奖项特等奖。
不仅是排舞,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各项体育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贺龙中学曾获得张家界市高中篮球锦标赛冠军,在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中,贺龙中学也是张家界市唯一上榜的学校。“学校学生基本来自桑植县农村,孩子们身体素质比较好,这也为学校开展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打下基础,学校每年计划招收50至100名体育特长生。”李光明说。
学校体育教师陈建新介绍,学校初中每周有3节体育课,主要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更侧重于篮球、足球等专项运动技能练习。
高二年级的谭煜目前是校篮球队的一员,与篮球相伴5年,让他收获了更加强壮的身体,更带给他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通过篮球,我学会了尊重对手、感恩队友,也磨砺了自己勇于面对困难的意志力。”谭煜说。
“在贺龙中学训练这一年以来,我的百米成绩从14秒多提升到13秒1。”谷梦媛是2024年以体育特长生考入贺龙中学的,“希望通过刻苦训练,达到一级运动员,再努力提升一下文化课成绩,争取考入理想的大学。”
向建也是学校田径队的一员,初中练习长跑的他根据自身身体特点,到高中转项练了短跑,“每次看到自己跑步成绩进步都非常开心,训练过程中朋友的鼓励也带给我更大的信心。”提及目标,他说,“希望能通过自己三年的努力,考上湖南师范大学。”
多方合力 为桑植青少年铺就成长路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帮扶下,以贺龙中学为据点,多方合力为桑植县青少年铺就了一条“强体魄、育品格、拓视野”的成长之路。
今年4月,体育总局奥体中心青年支教团队的6名青年骨干在贺龙中学、红军小学开展帮扶支教活动,他们结合体育知识与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了涵盖篮球、街舞、团队拓展等多个项目的12门体育课程,并巧妙融入体育精神、历史与文化元素,将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去年,在体育总局文化中心的支持下,10名奥运健儿走进了贺龙中学,与学校师生分享奥运故事,激励贺龙中学的莘莘学子传承体育精神,敢于攀登挑战、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桑植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体育特色传统学校建设,发掘体育后备人才,桑植县积极推进“一校一品”行动,选送桑植119位体育教师分别到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6所体育院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为桑植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同时,针对桑植县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当地也积极联系组织,希望通过体育支教的方式,如捐赠体育设施、选派体育职校老师到桑植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等,帮助当地孩子们掌握体育技能。还会组织各类体育相关活动,如邀请中小学生参加中国奥委会奥林匹克日活动,并在奥体中心举办夏令营,以及邀请青岛航海运动学校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山里进行体育锻炼等,以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这些举措也为桑植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桑植县将继续推动北京体育大学、保定市第七中学等结对帮扶贺龙中学,并将在全县中小学校推广与普及棋类、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常态化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培养青少年终生运动习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