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9月举行的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中国上海站,将启用在奉贤海湾所建成的全新赛道。越来越多全球顶级赛事落地中国,并由此兴建高规格场馆。因此,如何用好赛事IP,盘活资源做好“体育+”,成为赛事举办地的共同课题。而上海国际赛车场就是其中持续更新的鲜活案例。
从比赛到演出,从迎新跑到4A级旅游景区,在这条国内唯一的F1赛道,“在赛车场只能看赛车”的传统观念被一次次更新,体育场馆的功能边界被重新定义,城市活力与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一次次出圈也证明:“上赛道”远不止是一条赛道。
如今的上赛道,正褪去专业竞技的高冷面纱,成为全民共享的速度乐园。自去年10月起,国内外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在上赛道参加上赛圈速榜活动,重新定义量产车圈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各自改进和研发新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仅如此。据上赛场工作人员介绍,即将上线的圈速榜官方网站,涵盖汽车、卡丁车、自行车、跑步等多元板块,预示着赛道将从汽车竞技延伸至全民运动领域。未来还将开放大众赛道试乘项目,通过体验亲历起步、加速、过弯的全过程,将赛道体验转化为可分享的城市记忆,打破专业赛事与普通市民之间的壁垒。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国内外车迷慕名而至的“打卡地”,上海国际赛车场将赛车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体验,充分发挥区域内赛道、赛事核心资源优势,所打造的旅游产品矩阵不断玩出“新花样”,力争将赛道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赛车梦想家”儿童独立营通过知识课堂、模型制作、赛场探秘等环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赛车文化;上赛“20周年核心区参观”带领游客打卡冠军颁奖台、车手生活区,沉浸式体验顶级赛事的台前幕后;“赛道探秘游”则以观光车环赛道游览的方式,让游客以车手视角领略“上”字形赛道的独特魅力。
从全民共享的速度乐园,到文旅融合的文化高地,再到破圈发展的产业引擎,上海国际赛车场早已超越赛道的物理边界。音乐节、时尚盛典等文体活动接连登场,吸引了不同领域的人群汇聚于此,打破了人们对赛车场的固有认知。2024年,上赛场接待量达到52.8 万人次,印证着这里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文旅新地标。
据悉,今年下半年,上赛场自主IP赛事及嘉年华等全新的IP活动已经在酝酿筹备。而随着赛车主题酒店的规划建设,未来这里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形成“赛事服务中枢+城市微度假目的地”的双重定位,推动赛道经济从单一赛事运营向多元产业生态升级,成为培育新经济产业的强劲引擎。
相关附件